加入我们 登录
现代音声文化研究会 返回首页

三美姬的轮舞的个人空间 http://www.konotaku.com/?4569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顶叶纸虎啸山林,卧槽泥马勒戈壁

已有 194 次阅读2011-8-22 18:54

顶叶纸虎啸山林,卧槽泥马勒戈壁
顶叶纸虎啸山林,卧槽泥马勒戈壁——<清>佚名

卧槽泥马
⑴形容识人不明.表示明明其能力不足.但上位者因为种种原因或糊涂.任其肆意妄为.
⑵形容虚有其表,窃居名位者.表示即使给某人相应的地位.但其能力不足是无法改变的.(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.沐猴而冠)
⑶形容模仿不到家,反而不伦不类.

典故:出自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
伯乐多良马.其有邻亚犁.曾与人言."我亦善识马.有一骏马.伯乐不及."人皆疑.欲观之.亚犁恐.乃以草泥置一卧马于槽中.众人视之笑其蠢.皆曰:"此何良驹.卧槽泥马尔."
下面给出三个词义的例句:
1、红鸟这厮也能当上十二骑士,卧槽泥马啊;
2、阿斗烂泥扶不上墙,即使上将潘凤在身边也不能稳坐江山,卧槽泥马呀;
3、不会做就别做,PS个老虎照片也敢拿出来,真是卧槽泥马。

此外,象棋中有一类残局叫做“泥马残局”,其中也有以“卧槽泥马”为名的杀法。此类残局来源于“泥马渡康王”的传奇故事,摘录如下。

夹江卧槽泥马渡康王
( 前略……金兀术追击康王到了夹江边)
且说那康王的马跳入江中,原是浮在水面上的,兀术为何看他不见?因有神圣护住,遮了兀术的眼,故此不能看见。康王骑在马上,好比雾里一般,那里敢开眼睛,耳朵内但听得呼呼水响。不一个时辰,那马早已过了夹江,跳上岸来。又行了一程,到一茂林之处,那马将康王耸下地来,望林中跑进去了。康王道:“马啊!你有心,再驮我几步便好,怎么抛我在这里就去了?”
康王一面想,一面抬起头来,见日色坠下,天色已晚,只得慢慢的步入林中。原来有一座古庙在此。抬头一看,那庙门上有个旧匾额,虽然剥落,上面的字仍看得出,却是五个金字,写着“崔府君神庙”。康王走入庙门,却发现一马槽,槽内卧着一匹泥马,颜色却与骑来的一样。又见那马湿淋淋的,浑身是水,暗自想道: “难道渡我过江的,就是此马不成?”想了又想,忽然失声道:“那马乃是泥的,若沾了水,怎么不坏?”言未毕,只听得一声响,那马即化了。康王走上殿,向神举手言道:“我赵构深荷神力保佑!若果然复得宋室江山,那时与你重修庙宇、再塑金身也。”说了,就走下来,将庙门关上,旁边寻块石头顶住了。然后走进来,向神厨里睡了。此回叫做“泥马渡康王的故事”。正是:天枢拱北辰,地轴趋南曜。神灵随默佑,泥马渡江潮。
卧槽泥马”和“马勒戈壁”
前两天和一小哥(nc型)对话,他说“卧槽泥马”是成语,古即有之,我吃了一惊,这明明是国骂的谐音。少时喜翻辞典,自信成语能记十之八九,怎么就没印象......遂遍查天下辞典,无。网上一搜又吃一惊,赫然查到如下资料:
卧槽泥马:
⑴形容识人不明.表示明明其能力不足.但上位者因为种种原因或糊涂.任其肆意妄为.
⑵形容虚有其表,窃居名位者.表示即使给某人相应的地位.但其能力不足是无法改变的.(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.沐猴而冠)
⑶形容模仿不到家,反而不伦不类.
典故:出自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
伯乐多良马.其有邻亚犁.曾与人言.我亦善识马.有一骏马.伯乐不及.人皆疑.欲观之.亚犁恐.乃以草泥置一卧马于槽中.众人视之笑其蠢.皆曰:此何良驹.卧槽泥马尔.
下面给出三个词义的例句:
1、红鸟这厮也能当上十二骑士,卧槽泥马啊;
2、阿斗烂泥扶不上墙,即使上将潘凤在身边也不能稳坐江山,卧槽泥马呀
3、不会做就别做,ps个老虎照片也敢拿出来,真是卧槽泥马。
此外,象棋中有一类残局叫做“泥马残局”,其中也有以“卧槽泥马”为名的杀法。此类残局来源于“泥马渡康王”的传奇故事,摘录如下。
夹江卧槽泥马渡康王 ......

典出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?翻烂了《战国策》也只有找到这段和马有关:
“汗明见春申君,候问三月,而后得见。谈卒,春申君大悦之。……汗明曰:“君亦闻骥乎?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太行。蹄申膝折,尾湛溃,漉汁洒地,白汗交流,中阪迁延,负辕不能上。伯乐遭之,下车攀而哭之,解衣以之。骥于是而喷,仰而鸣,声达于天,若出金石声者,何也?彼见伯乐之知己也。……”
另外,我想“卧槽泥马”都是成语,那“马勒戈壁”必定也是成语了,经过我多日的收集资料和研究,终于应正了我的想法。如下资料:
“马勒戈壁”
词义:比喻天下太平,不再用兵。现形容思想麻痹。
词音:mǎ le ge bi
出处:《尚书.武成》:“王来自商,至于丰,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戈壁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使用举例:其时天下太平已久,真个是马勒戈壁,刀枪入库;五谷丰登,万民乐业。★清.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一回。
玛勒格碧 名词解释
惊奇的发现他也是意大利的俚语!可见中国的文化影响有多深!如下资料:
玛勒格碧
开放分类: 文化、艺术、意大利
玛勒~格碧
melle gebi
(1462.5.15---1543.3.6,佛罗伦萨〔今意大利境内〕)
原名玛勒。怡丝。格碧melle gebi。
意大利木雕师、雕塑家、建筑师。1491--1692年,他为佛罗伦萨圣玛利亚教堂和韦基奥(vecchio)宫作了大量雕饰。1506年设计圣玛利亚。德尔。菲奥里(sta. maria del fiore)教堂圆顶下的鼓形座,因遭米开朗基罗的反对而未实现。他还设计了巴托利尼(bartolini)府邸和圣斯皮里托(s. spirito)教堂的钟塔。
在意大利 ,玛勒格碧的东西被称作 “玛勒格碧的”
当今的某电视台新大楼也是汲取了他的设计灵感,宏伟辉煌,令人们每次看到都在心底默念其名字:玛勒格碧,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建筑师。
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雕塑家,就以她的名字来问候对方“你玛勒格碧呀!”。
而当人们心情不好时,也会在心里说一声“玛勒格碧”来缓解。



路过

鸡蛋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加入我们

无图版|小黑屋|手机版|站点统计|捐助本站|现代音声文化研究会 ( 浙ICP备16018932号-2 )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  Powered by Discuz! X3.4